在前幾日阿母從外面回來,跟老丹說"隔壁90多歲的阿伯跌倒了"!!
本能的想跑出門,去看一下阿伯,
阿母馬上說人沒事,因為阿伯有駝背,跌倒時反而保護他沒有受傷,
情況是在客廳站不穩,身體向前跌(微側面),跌倒時頭、手、身體大範圍接觸地面
(阿伯有嚴重駝背,前彎大於30度)
90多歲的阿伯曾多次跌倒,大多沒受傷,
某人就冒出一句.."真好,跌倒不容易受傷"
老丹馬上與某人溝通,不可以抱僥倖心態,長者跌倒是個很危險的事情,
可能會因為跌倒而死亡、重傷(長期臥床)、骨折等,
跌倒在醫護界可是很嚴重,很令人緊張,要上"意外事件報告"的大事!!
多年前,老丹的爺爺因為心臟病住院,
在醫院廁所跌倒,發現時,急救已無法挽回。
死亡證明寫的是心臟病猝死,
(不知是因為跌倒猝發心臟病死亡或心臟病而跌倒死亡。)
千萬不能忽視機率小的危險事件,
在台灣,跌倒是老人(65歲以上)事故傷害的第二大死因!!
跌倒量表:(資料來源/衛生署保命防跌寶典 )
"是"的項目越多,跌倒的可能性越高,要特別留意小心。
1.是否每天服用四種以上的藥物?
2.自己或朋友是否察覺你最近「聽力」不如從前?
3.自己或朋友是否察覺你最近「視力」不如從前?
4.過去六個月內,是否曾經跌倒兩次或兩次以上?
5.是否經常穿著過鬆的拖鞋,或者過長的睡袍?
6.需費力才能拿取高於你頭部的物品?
7.需費力才能撿取地上的物品?
8.需費力才能進出浴缸?
9.需費力才能從椅子中站起或坐下?
10.須扶靠物品行走?
11.家裡有未固定好的小地毯?
12.家裡樓梯兩側未裝扶手?
13.是否將雜物堆放在走道上?
14.家裡是否有昏暗的樓梯間?
老丹在某年,也曾"扑街"
聽到隔壁鄰居在喊下雨了,老丹為了要收外面曬的衣服,
忘記自家新鋪高的防水門檻,跑著出去收衣服,沒計算好門檻高度,就發生慘劇了,
左腳勾到門檻,以飛撲的姿勢呈大字型"扑街"在柏油路上,
還好手有撐著地板,沒傷到美麗的臉龐(啥!?)
結果雙手掌、手臂、雙膝都有擦傷,
好幾天都用擦澡,還被某人笑髒兮兮,不洗澡!
尤其雙膝擦傷嚴重,自己換藥時都快噴淚了。
不管是長者或任何人,
走路要看路,好好慢慢的走,
若站不穩,要多利用輔助工具(手杖、輪椅等),
並在生活環境多加一點預防跌倒的設計(防滑墊、燈光調整等),
若有服用影響意識或活動之藥物(例如:利尿劑、止痛劑、輕瀉劑、鎮靜安眠藥、心血管用藥),要格外小心,
預防跌倒才是上策!!